问:《规划》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样的?
答:《规划》分为四大板块,约2万字。
第一板块为规划背景,主要概括“十三五”时期职工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分析“十四五”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十四五”时期职工发展面临新特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北京正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狠抓“五子”落地落实,对科技创新、产业层次、供给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职工发展事业搭建了广阔平台。特别是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职工的自主意识、法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有关的法律法规、监管措施等还存在短板弱项,劳动关系界定、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风险,这对职工发展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二板块为总体要求,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职工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指标: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时代主题,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工作目标,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动力,促进和实现职工政治地位保障制度化、思想政治引领常态化、素质技能提升精准化、劳动经济权益维护体系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职业安全保障规范化,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合法权益,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二是到2035年,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走在全国前列。展望2035年,首都职工发展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形成与首都发展相适应的职工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职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实现,劳动得到普遍尊重,劳动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和谐劳动关系首善之区基本建成,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展望2035年,群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和完善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制度、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制度、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更加健全,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助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在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中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三是与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全总规划的指标体系充分衔接,首次提出了18项具体指标、
15个重点工作专栏,包括职工创新工作室达到8000家、北京市各级大工匠达到2000名、百人
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0%、职工之家达到1.8万个、暖心驿站达到3万个、全市工会组
织职工覆盖率达到90%等,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