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项目的评选工作已于上周末初选出一批优秀作品,随后将进入第二轮复选。
虽然专家情况和评选工作都处于保密阶段,但是小暖还是对每届都参与征文比赛项目的一些基层工会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基层工会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为广大职工培育文化沃土。
今天小暖就带您走进两家工会,这两家工会推送的征文内容有一个共同点——以社区小事为素材,以散文、诗歌、报告等形式体现“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
将台地区总工会
厚植文化沃土 社区工作者妙笔生花
在朝阳区将台地区总工会有个践行已久的文化建设理念——有文联、有文化、有文体活动。将台地区总工会主席张振安介绍说,自从党的十八大,习总书记“文化自信”的文化理念提出以来,文化建设一直是将台地区总工会的重点内容之一。
将台地区方圆11.45平方公里,东部有电子城、IT产业园,园区里有众多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中西部有全市知名的丽都商圈。总工会从前几任领导班子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尝试进行文化、体育等各项文体活动的全方位发展,也正是这样的不断努力厚植了将台地区的文化沃土,地区内企事业单位里的职工、社区工作者们喜爱的各种各样的文体特长得以发展壮大、结出累累硕果。
这样的优势正在此次北京市第十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中,以文化功底的形式凸显出来。本次征文比赛项目中将台地区总工会共选送了7篇,是整个朝阳区工会系统中选送作品最多的。
基层工会张振安主席告诉小暖,将台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将台文联)的主席就是现在将台工委书记,平时自己就爱创作,全力支持文体活动。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职工还是社区工作者,都可以通过将台文联这个正式组织,参加在将台地区开展的一系列文体活动。特别是社区工作者,他们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居民之间的点滴小事。在解决各种问题、纠纷,协调各方力量为居民办实事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们练就了一个个“烂笔头儿”。一件件一桩桩小事的来龙去脉、各方感受被社区工作者们记录下来。在地区总工会的鼓励下,大家利用工作之余,将这些来源于生活的鲜活事件升华成各种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变成铅字。
“取材于身边的小事、单位趣事、社区的难事烦心事,都能用文字体现出来,是真正的有感而发。”张振安主席说,这次选送的7篇文章,就都是社区工作者以源于社区工作的真实事件创作出的报告文学。
北京市邮政工会
线下+线上搭平台 激发员工创作热情
身着绿色制服,骑着绿色的自行车,走遍各社区、楼宇,将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将一个个满载乡愁的包裹,将一件件载着喜讯的书报,投递到千家万户。
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之中,邮政人亲眼见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间冷暖。悄悄的,一颗颗文学创作的种子便在邮政人心中发了芽。于是今天,小暖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邮政人心中的文学世界是什么样子吧。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工会副主席薛筠告诉小暖,1995年8月北京邮政就成立了文学艺术联合会,最初设有包含文学创作协会在内的6个协会。2016年,重新梳理调整了协会,现共有13个文体协会,涵盖了各类文体活动。新一代的文学创作协会在这5年来也为北京邮政职工的文学交流和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
北京市邮政工会对各类文艺活动都非常重视,历届职工艺术节都留下了邮政人的身影。本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上,仅征文一项比赛,就报送了35篇文章。职工们在日常工作中,见证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以日常营业、分拣、投递等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感受到的悲欢离合为素材基础,通过自己的笔墨,将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再结合今年“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创作出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文章。
为了鼓励职工们参与文学活动,北京市邮政工会支持征文、诗会等各种文学活动。专门编辑出版了《绿苑文学丛书》,收录北京邮政职工创作的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作品,至今已有四期,120余篇作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受疫情影响,协会线下活动减少,但是员工文学创作热情不减。薛主席告诉小暖,目前北京市邮政工会正在着手搭建自己的线上工会平台“邮会通”,已经上线了电子书屋等内容。随着平台的充实,后续还将加入线上文学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基层职工参与其中。薛主席说:“平台的功能上线后,大家参加各项活动更方便了。同时基层工会、职工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会更加便利,北京邮政的文化氛围也将会更好。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暖微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