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工电大修段钢轨焊接车间装卸班工长范孟华:坚守装卸场 保一方平安
来源: 时间:2025年02月11日

222_副本.jpg

清晨,第一缕阳光将高高的轨垛映射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北京钢轨焊接基地,范孟华一如往常穿戴整齐,准备上岗。经历37载寒暑,他已习惯这样开始一天的工作。

范孟华是国铁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工电大修段钢轨焊接车间装卸班工长,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在生产一线,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层层钢轨镌刻了他数十年的坚守与奉献。

范孟华管理的装卸一班,负责原始钢轨到达后的卸车与码放、生产线焊接用轨的供应,是500米长钢轨焊接的第一道工序。无论是高速、普速,每一根钢轨都将在这里完成从母材到无缝长钢轨的蜕变。

作业区内涉及地面翻轨机、锯床锯轨交叉作业,作业情况复杂。为确保每次吊装安全无误,范孟华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创立了“装卸作业安全工作法”——班前九查、班中四控、班后一巡。该工作法在实际运用中,确保了焊接流水线上风险最大的装卸作业安全生产超过5000天。

安全生产容不得丝毫疏忽,为防控风险,每日班前讲安全、每日班后论安全,成为范孟华和工友们每日“必修课”。

“安全成习惯,标准成规范”,在落实现场标准化作业上,范孟华不仅严格要求班组职工,自己更是带头示范。百米轨存放对轨端相错量、钢轨层间垫板规格、轨垛高度等都有严格的标准,轨端偏差不大于200毫米,垫板与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毫米,只要有一点不达标,他都要反复调整,做到精益求精。

钢轨卸车,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定点装卸,而是与钢轨运输车的占用、周转,以及施工项目工期紧密相关。有时,为保障卸车效率、进度,范孟华和工友们必须从早到晚加班加点。

夜幕降临,作业场上依旧灯火通明。从晨曦到星光,装卸班组的职工们用行动诠释担当。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心怀责任担当,选择迎难而上。

车间每年需要焊接的钢轨多达20余种,轨种多、轨型杂、存轨台数量有限。每次卸轨前,范孟华都会周密制定作业计划,反复计算安排,在保证焊接线生产的同时,按时高效地完成卸车任务。班组曾单日卸短轨25组、百米轨9组,创造了车间卸车历史最高记录。

为提高作业效率,范孟华还想方设法开展技改,多项发明在实际生产中切实发挥着作用。以前,班组职工每天都要在十几米高的轨跺上爬上爬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他冥思苦想,提出引进升降装置,并亲自动手改造成方便实用的轨垛用升降平台,一举解决了困扰钢轨装卸作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当工作闲暇时,范孟华总喜欢走路巡视作业区。日复一日,每处细节他都看了又看,却总看不烦。他坚信,“小病不治,大病难治”,每一个隐患都要及时发现并排除。正是怀着这份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让他深得大家信任。

在范孟华的带领下,装卸一班多次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班组,他个人也先后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在简单平凡的重复中,在37年专心干好一件事的坚守里,他守护着钢轨装卸场的安全,也守护着焊轨职工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庄严承诺。


北京工会
暖微工会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