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总工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各局工会,各集团、公司工会,各高等院校工会,各直属基层工会,市总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新就业群体工作的部署安排,根据市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开展“一城清爽”新就业群体夏季关爱行动的通知》要求,加强新就业群体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推动首都“友好之城”建设,拟在全市范围开展“一城清爽·会新一夏”新就业群体工会夏季关爱行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一城清爽·会新一夏
二、活动时间
7 月中旬至8月下旬
三、工会夏季关爱措施
(一)撑开权益维护“遮阳伞”。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合理安排高温作业时间,按要求发放高温劳动防护用品和高温津贴;指导平台企业、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与新就业群体代表,就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内容开展协商;为新就业群体畅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和工会法律援助。(责任单位:权益工作部、相关产业工会、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各区总工会)
(二)调制夏送清凉“消暑茶”。深入新就业群体,发放防暑药品、清凉饮品等防暑降温服务包;聚焦高温下的生产生活需求,深化“志愿服务大篷车”“工会暖心,新愿同行”“公益班车·清凉一夏”等志愿公益活动;面向新就业群体开展重大疾病、女工特疾、意外伤害、子女意外、因病身故、家财损失(火灾、水渍)“六送”专项保障。(责任单位:职工服务工作部、相关产业工会、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北京市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中心、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各区总工会)
(三)打造工会驿站“避暑港”。加大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工会驿站防暑降温药品、饮品、清凉包等用品配备供应,在新就业群体聚集区域适当延长工会驿站开放时间,拓展充实“6+N”暖心服务(即纳凉、避雨、饮水、如厕、用药、就餐+N项特色服务);在有条件的工会驿站开展新就业群体专场慰问活动。(责任单位:职工服务工作部、相关产业工会、各区总工会)
(四)筑牢技能提升“充电站”。实施求学圆梦行动,发布首都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提升计划,聚焦劳模工匠、新就业群体等会员群体,提供学费资助等服务;开展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鼓励职工技能提升,对符合助推政策的新就业群体给予资金支持。(责任单位:职工发展部、相关产业工会、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各区总工会)
(五)组织暑期托管“夏令营”。面向新就业群体等劳动者子女举办夏令营、暑期托管等服务,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文化熏陶、劳动精神宣讲和自我认知滋养等活动,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促进构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助力解决新就业群体后顾之忧。(责任单位:权益工作部、女职工部、相关产业工会、各区总工会)
(六)送上身心健康“三伏贴”。安排流动体检车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健康体检及基础健康咨询;开展“心清凉,送健康”等心理关爱活动,提供 7×24 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及现场咨询服务;在“职工之家”APP 等各级工会线上工作平台开设“清凉微课堂”等防暑降温健康科普专区,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责任单位:职工服务工作部、职工发展部、权益工作部、相关产业工会、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各区总工会)
(七)畅游欢乐度夏“游乐场”。在新就业群体集中区域广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北京工会12351APP 推出水上娱乐、优惠观影、优惠购物、游园观展、文体活动等多彩的暑期特色职工服务项目,进一步丰富新就业群体精神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宣传教育部、职工服务工作部、相关产业工会、各区总工会)
四、有关要求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确定本领域、本地区夏季关爱活动内容,策划实施符合新就业群体需求、各具特色的关爱活动,采取新就业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灵活组织开展关爱服务工作。
二是坚持强化协同。各部门、各产业要密切协作,加强沟通联动,形成合力,避免扎堆重复慰问,注意错开新就业群体工作高峰期。加强对各区总工会的工作指导,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推动工作落实。
三是坚持强化引领。要寓引领于服务,加强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报、刊、网、端、微、屏”全媒体宣传传播矩阵作用,在关键节点集中发布政策、开展宣传报道,形成整体声势,塑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专项行动与常态工作,结合“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夏送清凉走访慰问、下基层蹲点等重点任务,灵活谋划,以点带面推进各项工作。要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和动态信息,7 月 30 日、8 月29 日前请各单位报送工作开展情况(jcjsb@bjzgh.org)。
北京市总工会办公室
2025 年7 月21日
(联系人:王锐 55564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