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总开展首都工匠学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
工人日报-中工网 记者赖志凯
“到2026年,全市基本建成‘1+40+N’首都工匠学院体系。‘1’即建成1家首都示范性工匠学院,‘40’即建成40家左右首都工匠学院,‘N’即建成若干家区(产业)工匠学院及分布广泛的企业工匠学院、各类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学校、站点)。网上工匠学院纳入北京工会数智化建设工程同步推进。”这是记者从7月4日召开的北京市总工会打造“两大平台”启动会暨工匠学院建设、工匠人才培育部署会上获悉的。
据悉,2022年以来,北京市总按照“三步走”工作思路开展首都工匠学院建设试点,目前已建成5家不同类型的首都工匠学院,完成前两“步”工作任务。2024年启动“第三步”,利用3年时间加快推进首都工匠学院体系建设,通过在市、区(产业)、街道乡镇(园区及企事业单位)建设各层级各类型工匠学院。
据悉,在时间安排上,2024年,首都示范性工匠学院要在现有基础上功能更加完善,教育模式基本定型。首都工匠学院在目前4家基础上再建成10家,总量达到14家。2025年,首都工匠学院再建10家,总量达到24家。2026年,首都工匠学院再建16家以上,总量达到40家以上。原则上各区总工会、各产业工会要有1家~2家首都工匠学院。同时,各区总工会、各产业工会要按照每年至少建成1家区(产业)工匠学院的要求推进工作,到2026年,每个区总工会、产业工会均要建成3家及以上的区(产业)工匠学院。
会上,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党委书记刘蓉,首钢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石淳光,朝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邢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副主席徐娜作交流发言。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良以及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各产业工会、市总工会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区总工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各首都工匠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