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命名中国石化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决定》,此次全系统共有6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中国石化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命名,燕山石化烯烃厂王文海创新工作室、有机化工厂刘冰坡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截至目前,燕山石化共有4个职工创新工作室获集团公司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命名。
燕山石化烯烃厂王文海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2022年获评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领头人王文海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脂肪烃生产工特级技师,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曾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石化名匠”称号。工作室现有成员21人,其中特级技师1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5人,首席技师1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5人。
王文海创新工作室以解决烯烃厂各生产装置技术难题为重点,保障装置稳定运行,优化生产工艺操作,提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为烯烃厂实现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做贡献。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紧跟公司和烯烃厂生产经营发展形势,牢固树立“勇争第一、勇扛红旗、勇创一流”的工作理念,传承发扬“团结、求实、严细、创新”的企业精神,积极开展攻关优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工作室成立以来,获国家专利授权1项、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金奖1项、中国石化技能创新成果奖1项、燕山石化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命名2项、燕山石化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奖5项,成员在期刊发表论文2篇。工作室成员获首都劳动奖章;中国石化“石化名匠”、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燕山石化公司巾帼十佳、劳动模范、优秀青年工程师等荣誉。
工作室“乙烯装置标准化操作工法”项目获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万元资金资助,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现代化化工企业操作人才。作为工作室领头人,王文海先后赴中科炼化、古雷炼化、海南炼化协助乙烯装置开车,展现燕山石化乙烯深厚技术底蕴。2023年,工作室成员围绕装置生产,承担攻坚克难工作22项,为烯烃厂各运行装置提质增效、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刘冰坡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以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国石化劳动模范、中石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燕山石化50周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刘冰坡为领军人物的科技研发团队。工作室现有成员14人,包括公司专家1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4人,其中两名成员拥有研究生学历。
工作室设有四个小组,分别为三个课题研究小组和一个中试试验小组。工作室主要围绕新产品开发、新原料的筛选、新工艺的研究开展工作,同时也着力解决生产装置运行中发现的工艺技术难题,提升装置工艺技术水平。秉承“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思想,找准并及时跟进典型用户、典型应用领域,不断在新的应用领域推出高性能、高价值VAE乳液产品,逐渐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工作室成立以来,《胶粉专用新品种BJ-809开发》《高玻璃化温度新品种BJ-702新品种开发》《耐水VAE新品种BJ-829开发》三项课题通过了公司评审,三个VAE新产品累计生产推广16438吨,创效1763万元。
工作室2021年承担科研课题9项,工作室成员荣获检修青年安全卫士、公司级“劳动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通过脱泡槽改造合理化建议的有效实施,减少停工时间,增产VAE3000吨,降本增效287万元。通过高乙烯VAE工艺的优化创新,多个产品的乙烯含量从16%提高到20%,促进了产品升级和质量提升。
工作室成立以来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多次获得燕山石化公司科技进步奖,获北京市总工会2022年职工创新项目助推资金3万元。
燕山石化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北京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要求,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引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广大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公司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心工作,推动创新工作有效开展,不断提升职工创新工作室整体建设水平。
2023年6月16日,在中国石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会上,杜建强工作室《茂金属聚丙烯产品的工业化开发》、申广工作室《移动式航煤精密过滤装置》作为创新成果参加中国石化职工创新成果展。6月13日至14日,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推进会暨北京市工业(国防)工会创新工作室联盟授牌仪式在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首钢京唐召开,燕山石化作为首批9对创新工作室联盟所在单位之一参加了会议;同时,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项目作为北京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二批试点项目,充分挥发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首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