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随着传统净手礼的开始,一场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承办的民俗与礼乐相结合的“孝老爱亲”重阳节文化体验活动,于太庙享殿如期举办。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孝老爱亲”,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这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的回归,也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精神文明核心之所在。太庙是历代皇家家族“率宪垂范”,“礼乐教化”的重中之重。古代帝王通过对自己宗族祖先的祭祀,表达家族与国家的联系,并用礼乐这种形式,潜移默化的改变整个国家的民风,树立起淳朴,宽厚——“讲礼厚德”的国民素质。这种传统优秀文化,恰恰与习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风”的理念一脉相承。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包括由各企事业单位推荐出的三组三代同堂慈孝和睦家庭代表和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朋友们。活动将重阳节的民俗与厚重的尊贤敬老礼仪文化相结合:设有投壶游戏、茶道、花道、香道等传统民俗体验活动,让参与者感受到浓浓的传统重阳节庆氛围。
在重阳节敬老礼的体验环节,儿女们在尊者的引导下,给长辈配“茱萸”,献重阳糕、菊花酒,随着雅乐师们《重阳节敬老仪曲》的演奏以及《万舞》的配合,敬老礼与乐、舞呈现了完美的结合。发金声的编钟,发石声的玉磬,发土声的埙,发革声的大小鼓,发丝声的琴瑟,还有萧篪笙,彼此错落起伏,融合交织,仿佛回到了礼仪之邦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开创以人为本,以祖先为宗的灿烂而辉煌的华夏礼乐文明。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当天上午还举办了“大美汉服 孝行天下”和“一剪秋菊 又逢重阳”两场讲座。老师和参与者共同探讨如何传承孝道文化精粹、如何传承重阳节的民俗文化,领略汉服和剪纸艺术之美。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出来并服务于当今社会,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继承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一步。华夏精神文明的回归,需要我们从尊敬长辈、爱护身边的人开始,这便是此次活动倡导的价值及意义所在。